读“工合”史料 忆烽火岁月 ——抗战时期工业合作运动文献史料展小记
发布者 : 宝鸡市图书馆
发布时间 : 2025-09-12
浏览量 : 58

 

        1938年卢广绵著的《半年来西北区工合运动的开展》、1939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出版的《工合之友》、1945年出版的乔治·何克著作《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》(英文版)……近日,记者在市图书馆一楼看到,正在这里举办的“努力干 一起干”——抗战时期工业合作运动文献史料展,汇集了数十件抗战时期珍贵的工合文献史料,传递着宝鸡工合运动蕴含的精神力量。

        这次展览由市图书馆、凤县文化和旅游局、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共同主办,凤县博物馆、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工合研究中心协办,共展出与工合有关的文献史料47件。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崛起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炮火硝烟中,以宝鸡为中心开展的西北工合运动,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,也对宝鸡本地的文化、教育、医疗等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宝鸡被誉为“工合城”,凤县双石铺被称为“工合的天堂”。凤县博物馆馆长赵宝宏说:“凤县博物馆有12件珍贵文献入展,其中包括路易·艾黎的著作《山丹培黎学校综合报告》(英文版)、埃德加·斯诺所著的《为亚洲而战》(英文版)、工合期刊《湘桂工合》等。这些文献大多为1938年至1947年的刊物、书籍,颇为珍贵,尤其对研究抗战时期宝鸡工合运动发展有重要价值。”

        在展览上,记者注意到一本卢广绵所写的《半年来西北区工合运动的开展》,用微黄草纸记录了西北区工业合作社情况。卢广绵当时任西北工合办事处主任,他于1938年来宝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合作社——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。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,当时宝鸡已有西北印刷合作社、宝大纺纱社、江南泥木社、武汉工友弹花社等工业合作社,凤县有复东机器社、大中华造纸社、新华植物油灯社等,该书详细记录了每个合作社的社员数、主要业务等。卢广绵所写的这本书,就由西北印刷合作社印制。

        “这是1944年出版的书籍《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》(英文版),作者正是陕西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乔治·何克。如今,在双石铺还能探寻到路易·艾黎和乔治·何克的故居。”赵宝宏介绍,1938年初,英国记者乔治·何克来到中国,次年在位于宝鸡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工作,1942年任陕西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。1945年7月,乔治·何克不幸因病逝世,埋骨中国西北。在中国工作期间,乔治·何克以美国合众社自由撰稿记者的身份,曾到延安和晋察冀边区采访,将所见所闻写成了《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》一书,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。我市“80后”青年杨娟说:“看到这本书,能感受到作者乔治·何克对中国人民抗战的同情和支持。他为了将培黎学校办好,不惜付出年轻的生命,十分感人。”

        此外,展览还展出了市图书馆、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工合研究中心、长乐塬管委会多件与工合有关的文献史料。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,“努力干 一起干”——抗战时期工业合作运动文献史料展于9月1日开展,至10月8日闭展,希望能引导更多读者关注宝鸡抗战文化,感悟工合精神。

 

 

 

信息来源:宝鸡日报

记者:张琼